三明治短故事编辑谈:不需要打造爆款,朴素、真诚就可以了
三明治“短故事”的四位编辑目前游荡在不同的地方,万千和胖粒坐在汽车里,像贪吃蛇一样在滇藏线上疯狂摆动,但他们依然在车上打扑克。依蔓回到了南宁,在清晨拍家里的老房子,一只小鹅在出镜后不久被她外公无意中冲入下水道消失不见。二维酱打算去西双版纳,但误机了8分钟,眼睁睁看着自己要坐的飞机缓缓开走。
本期三明治电台,四位短故事编辑将在各自的“动荡”中进行连线,聊聊她们不管身处怎样的混乱与动荡中也必须要每天进行点评进行编辑的“短故事”。
她们怎样理解“短故事”?这是一门写作课吗?她们怎样看待自己在其中的身份?她们怎样面对那些还是雏形的故事?她们的困惑又是什么?
你可以扫码收听这期的播客,也可以先看文字稿一睹为快。
胖粒:“短故事”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个不断地在消解我偏见的过程,因为我这个人有时候还挺偏激的,从小在一个很小很闭塞的环境中长大,我认为的世界是分明的,在看了很多篇“短故事”之后,会开始对人性的复杂有更多理解,对一些看起来是对的事物,或者是看起来是错的事物,相对地不再那么像以前那样黑白分明地理解,但有时候会怀疑自己。不过,一直都在不断地自我怀疑和自我反思当中,有时候还挺痛苦。
万千:我属于那种喜欢在午夜的时候打开“短故事”页面进行回复的编辑,因为我发现我的作者们他们提交作业的时间都比较偏晚,基本上都要等到可能凌晨,才开始写他们的故事。对我来说,可能“短故事”是每个月一次的机会,帮我去了解那些跟我处在不同人生阶段里的人们,他们的状态和思索。我经常会辅导到很多妈妈们写的一些文字,作为一个未婚未育的编辑来说,其实可能很难能够对她们的经历产生比较同等的感受,但是那些作者们的文字,很强烈地引发了我对于女性话题的思考,给了我很多在女性成长方面的力量。
依蔓:刚才万千说很喜欢在晚上看大家的文章,我刚好相反,我非常喜欢在早上看大家的页面。醒来之后,我可能就会打开大家的页面,就觉得一切都没有醒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要去梳理的困惑也好、想要回忆的往事也好,那种感觉好像是在一个山顶上跟这些人相遇,他们愿意向我敞开内心可能最隐秘的部分。
二维酱:在每期“短故事”开始的那几天,我也会感觉压力挺大的。但每次到结业的时候,当我看到这么多故事真的被一点点激发出来了,能形成一个个很动人的故事,觉得我们能给作者们一些帮助、能陪伴他们走完这个过程是件挺幸福的事情,尤其是看到有的人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坦诚地去面对曾经的经历,甚至可能是比较黑暗比较疼痛的记忆。但是当你可以把它们很具体地写出来的时候,就意味着真的可以放下来了,因为它们不再是藏在自己心中的秘密,你会发现可能很多人跟你有相似的遭遇,我相信每个作者在这时候都可以感受到完成故事的成就感,所以作为全程参与和见证的人,我会替他们高兴,然后这时候我会觉得“短故事”学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存在。
胖粒:我们每个人对于“短故事”最开始的认知可能会有不同,因为在有些人看来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写作课,有些人会觉得就是一个陪伴的过程,其实对于我来讲的话,我觉得之前我也会有一个误解,就好像市面上所讲的是个写作课,指导结构或者语言,不否认在这14天里,它中间会有这些作用,但这不是最主要的。
在我的理解当中,我认为这是基于你个人的经验,有一个非常平等的编辑会跟你对话,跟你去交流,去谈你经历的一件事情,TA的一句话或者是某种观点会启发到你,让你知道你所经历的事情还可以这样想。
万千:往简单去说,“短故事”它的确是一个课程,因为我们有提供写作的音频课,然后另外一点,它可以让很多只有一个写作冲动或者一个写作念头的人,有动力去经历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从开头到结构到再到结尾,都会有编辑去针对你所写下的内容跟你去讨论。
但是为什么这样的一件事情,我们可以连着做了30多个月,不间断?因为在短故事里面,它最大的变数和可能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就是每个月来写作的这些不同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环境,而且带着自己身上这种不同的故事过来。所以哪怕我们可能连续做了很多个月的“短故事”,但其实每个月所接触到的人、所遇到的这些故事都是全新的,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觉得这可能是我自己在作为“短故事”的编辑里面,最吸引我的一个地方。
依蔓:我觉得刚才其实胖粒有谈到一点,她对“短故事”的认知其实是从一开始到现在是发生一个变化的,我也有类似的变化。最开始的时候我会认为,如果大家都没有完成这个故事真的是太可惜了,就烂尾了。到现在,我好像已经慢慢放弃这种执念了,不一定是非要发表,或者是一定要到写到什么程度才说才能证明是好的。通过短故事学院的这个过程,你做了一个梳理,试着去写了,我觉得已经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了。
二维酱:之前大家讲的更多是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来到“短故事”学院写下这个故事的意义,我觉得到“短故事”来写下自己的故事,还有一个意义是你可以看到别人的故事,以及别人是如何写下这个故事的全过程,我觉得这个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难得的体验,因为你看到的都是一个成品的故事,你平时在微信公众号里面看到的都是TA打磨好的故事,其实每一个故事看上去特别精彩的故事,也是一点点打磨出来的,也经过了很多次修改。但你可以亲自在“短故事”里面体验到这个流程。如果你对自己不是很有自信,你也可以看一下写好一个故事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包括其他的可能更成熟的作者,他们是怎么完成一个故事的。我觉得对于一个想要写出故事的人,这是很好的一个体验,除了写作这个角度,还有故事本身的角度,就是你可以跟作者进行交流。
在“短故事”里大家同时都是作者,然后也都是读者,你在阅读别人故事的时候,也可以给TA反馈,可以直接跟写故事的人进行交流,我觉得这样的交流是可以碰撞出很多灵感很多新的想法的。
胖粒:可能和你一起写作的人给你带来一些启发,会帮助你完成一个故事。那,我们其实都编辑过很多篇故事了,在你们编辑过的文章当中,令你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篇?
万千:我编辑过还蛮多篇印象深刻的文章。比方说在“短故事”里面遇到过80岁的老太太,她来我们这边写她在加拿大的晚年生活,我们一开始都担心她能不能顺利地跟完课程,后来其实是她给了我们很多惊喜,而且她也是从那次“短故事”之后开启了她自己八十岁之后的写作旅程。
今年也有好多位给我很多启发的女性写作者,比如有些作者可以很坦诚地去讲自己拍裸照的经历,然后那篇故事发布出来之后,在一些平台上面还是有不少争议的。其实作者能够写出这个故事还是挺大胆真诚的,这是有时候“短故事”作者们让身为编辑的我感到很羞愧的一点,因为他们能够这么坦诚地去面对自己的经历。
最近要让我去分享一篇编辑过印象最深的文章的话,可能是一位妈妈写她买了一盒引导哑铃(点击阅读原文),治疗盆底肌的故事,然后写她跟她女儿怎么相处。这篇文章后来其实也算出圈了,在很多的平台上都被转发过。
胖粒:有次突然在马伊利的微博上看到了,当时马伊利这条微博底下还被有些人说马伊俐的号被盗了吗?她怎么说这种话?然后当时我们觉得很讶异,阴道怎么了?阴道为什么不能被谈论?
依蔓:这个也蛮有意思,当时这篇文章发出来改这个题目的时候,其实我们没有人觉得直接说“阴道哑铃”有什么不对,反而是在微博上有人提出“不雅”这个事情,我们才知道原来有的人这么想,直接说不是很正常吗?
胖粒:但其实后面看了一下这篇文章的一个阅读的那些人群的性别划分,其实男性会更偏多是吗?
万千:男性百分之六、七十左右吧,反正是高过于女性的,当时觉得男性也来关注女性的生育病,觉得有点进步意义,但后面可能想到也有可能是其他的意思.......然后我记得底下有个挺心酸的留言,就是有个女生留言说这篇文章就算是转发给我老公,他也不会看完的。
二维酱:我们当时在取标题的时候,觉得这就是一个最普通就是最直接的标题,没有去想太多,也没有说故意要去吸引眼球什么的,但是我后来看到一些公众号,他们针对这个事情又写了很多算是蹭热点的文章,其实很多都没有从这个故事本身去写了,后面进入到公众视野之后,话题就有点跑偏了,这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关于“阴道哑铃”,我们问了作者十个问题!|三明治短故事学院》
万千:但是我觉得我可能从这篇文章里得到的收获还是挺大的,因为我们当时在自己平台上发布的时候,包括我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的时候,有很多有相似经历的女性和我说,很感谢这一篇文章,这是让我非常感动的一个地方。
在那篇文章里面还有一个非常触动我的点,就是作者得知凯格尔运动之后,去跟她妈妈分享这个事情,而且还是当做一件奇闻异事去分享的。她妈妈也有这个问题,但是她的妈妈之前从来没有把它当做一个可以去治疗、可以去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很多读者反馈里面,她们其实也有类似的遭遇。很多人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去主动和自己的母亲去讨论这个问题,好像这篇文章成为了一个女性跟女性可以开始去进行沟通一些隐秘话题的桥梁。
依蔓:我指导过的疫情期间去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岛结婚的故事是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故事(点击阅读原文),但我想提它并不是因为它是一个很甜的爱情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是反映了一个女性的自我认知的过程,我跟作者沟通的整个过程当中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不希望把它处理成一个甜甜的爱情故事,爱情只是一个女性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当然你发出来之后,但不可避免地大家就会觉得好甜、好幸福,好像爱情才是重要的。
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另一位写作者写她觉得不爱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情(点击阅读原文),这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
我记得当时我们几个对这篇故事有一些不同意见的。这个故事也是撕开了一个现实的口子,女性作为母亲,她一定要爱自己的孩子吗?我没有觉得天底下的父母一定会爱自己的孩子,我觉得这是件很随机的事情,父母并没有天生的义务爱你,虽然母亲生下你之后,它会分泌催产素,在激素的驱使下,多少都会更爱自己的孩子一点或者更多的投入精力。但如果一个母亲没有那么强烈的对孩子的爱,她能不能言说?能不能表达?她有没有错?可以被定义为是有错的吗?况且她还不能说是完全地“不爱”。
我觉得这是一个应该有人可以把它说出来的话题。所以那一篇发出来的时候,在我的朋友圈里,有一些人会跟我说,你们竟然发这样子的一篇文章,“好敢”。
万千:所以我觉得写作本身其实还是在提供给大家一个,往轻了说是工具,往重了说可能是武器的这么一样东西,让你去表达自己,哪怕是一些对抗主流的声音跟想法。
我还是对这个问题持保留意见。倒不是针对于作者本人,而是针对这么一个现象,其实对它的批判和讨论并不是应该全都加强在女性身上的。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只有女性在那边去承担,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面的挣扎,而男性好像在这里面完全是失语的,是真空。
二维酱:我这边很多故事是从孩子的角度去认为TA从小没有得到TA父母的关爱,比如一个留守儿童,或者是TA家庭是一个很不幸的这种原生家庭,这种好像是很常见的,我们几乎每次都会遇到。
万千:对,你这么说,我发现我总是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想这件事情,觉得如果看到母亲说自己不爱自己的孩子,总归心里面有点过意不去,但是的确之前也没有父母能够去承认这一点,或者说是先把自己心里面的心结主动的坦白出来,至少坦白是达成沟通的第一步。
二维酱:然后我记得我们后来讨还讨论到一个点,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一个爸爸会因为我好像不是一个好爸爸,或者我没有那么爱我的孩子而感到愧疚。
万千:我觉得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在社会结构上面,给男性定义的角色,或者说给他们的这种压力,更多是在社会层面上。这会让男性不自觉地去削弱情感的连接。我很期待有更多的男性作者可以加入来写他们的经历和想法。
二维酱:如果说我最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的话,应该是一个在湖南的农村长大的留守儿童写的自己的故事。(点击阅读原文)
我自己很喜欢这个故事,一方面是因为作者他本身语言特别好,他不是说有很好的写作技巧什么的,他写得非常自然,很有一种野生的感觉,就是浑然天成的感觉,他好像把自己生命中非常真实的感受,这样在文字里面感觉流淌出来的,而不是去刻意地去书写的,然我也会跟他聊,比如说会告诉他是要写到哪些部分,他开始是不太愿意去写他的亲人,除了父母不太愿意去写他的外婆妹妹这些真的陪伴他的人,他更多是在写他父母不在他身边他自己的孤独感。
然后我还是鼓励他去写他熟悉的人,因为他开始觉得熟悉的人不好写,他会很担心怎么去写他们比较好,后来我发现他写完之后反而更打动我的外婆和妹妹的部分,这篇故事其实我觉得比较可惜的一一点,就是文章很长,属于慢热类型,所以没有太多很吸引人的那种冲突或者是非常独特的经历什么的,所以这样的故事可能在微信平台上,阅读量不会太高,传播也不会太好,但是我是相信如果你去读它的话,能感受到那种力量,会被打动的。
胖粒:那篇文章也让我想起了我自己,我也是留守儿童,我表妹也在“短故事”写了自己的经历,她叫秀红(点击阅读秀红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她妈妈从外面打工回来,她当时非常害羞,不敢去喊她,就钻到了床底下。我干过同样的事情哈哈。
我在看于野也这篇文章,还有秀红写的,还有我自己的,会发现一个很共同的状态,你还在很早的时候就会学会不要把自己最本能的那种渴望去展现给这个世界,你一定要先满足他人的要求。
二维酱:我觉得因为现在老师这个称呼真的太泛滥了,在媒体圈里面,大家都称呼老师对吧?“人均老师”。大家互相都习惯了加一个老师,我觉得好像称呼也不太重要,可能它也不意味着什么,但老师的称呼有一种你需要去引导TA的感觉,可能TA会比较信任你,比较安心的这种感觉,所以我觉得如果被叫老师的话,其实我们也会有一种责任感,也是被需要的,需要去认真地对待来这里写作的人。我觉得被称呼为老师会让我们更认真地做这件事情。
依蔓:我觉得这里面谈到一个点,在“短故事”里面,编辑或者是老师跟写作者的关系其实是非常近的,这种情感的投入其实是很大的。可能一半,可能都不止一半,一半是写作技法方面的,另一半是情感层面的投入,你真的要跟学员是有情感上的连接,你们彼此之间才有可能去建立一种信任,然后一起走完写一个故事的旅程。我觉得这对编辑的要求还蛮大,所以其实带短故事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胖粒:我还态度挺鲜明的,不太希望别人叫我胖粒老师或怎么样,每次在群里这样称呼,我就说,你叫我名字就好。我可能更加希望自己是一个编辑。我在成长过程中,老师这个形象,给我留下了太多的阴影,我总觉得他们是一个非常自大的权威的形象,我是很讨厌权威的,我也很讨厌学校里面称师兄师姐,我讨厌等级的划分以及身份的确立。我们现在高等教育体系里边,还有很多职场里面,都有一种很强的等级体系,我不太喜欢这种东西,权力结构的确无处不在,但我尽量想要从称呼上慢慢去让它变得更加平等一点。我觉得在写作当中,如果你不让一些事物去展现它本来的样子,还要继续受到某种规制,我会受不了,我不太喜欢这样。
但叫我胖老师我还是觉得很有意思,因为胖老师是一位上海地铁二号线的一个闻名的人物,他经常去地铁里面表演,提出自己的诉求,有些人把他当疯子来看,但我觉得他有点意思。
万千:所以我们也是通过一种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去提供给一些想要把这些故事写下来的人一定的帮助,不管是通过消除权力压迫的方式还是通过提供一个更有安全感、更平等的一个环境的方式,或者说就是单纯的写作技巧层面的一些沟通。
胖粒:短故事写作学院吧,没有设置一个具体的标准。这里也不需要你去写一个爆款文章,安安静静地去讲,朴素真诚一点就好。
依蔓:所以对每次更多地跟大家强调的是,你不要想这么多,不要总是想搞大新闻,不要没写之前就要想发表的事情。
二维酱:很多人他们可能预期太高,他们可能觉得来这里会写出一个特别厉害的故事,如果抱着这种预期的话,他很有可能就连动笔这一步都很难。
万千:那我希望TA最大的收获是矫正自己这种预期。
胖粒:可以知道写作的现实情况是怎么样的,会知道写作不再是那么一件看起来文艺的事情,或者说对文艺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好了,差不多了。我跟万千现在正在对大理沙溪的一个天台上、在一个小时前还是能看见头顶上的星空和一轮月亮,但是现在乌云密布,这边的风呼啦拉的,一会儿就把云吹到你的头上,你就再也看不到那些光亮了,但是一会儿它又把云呼啦啦吹走了。
我们人生中的故事,它们对我们造成影响,有时候可能很深远,有时候可能它又很快就会过去、不要让自己的记忆像这些云一样一下子被风吹没了。
我喜欢短故事的学员密斯赵说的一句话“我们这些女人一个个写下故事这个动作,以及它们汇集起来的那个声音,本身就是一种个人政治的女性主义抗争。”
可能在短故事写作学院不仅仅是写作吧,还有我们的相同的、不同的身份标签共同在这里形成的一种讨论和反思,它可能会在现在这个需要人去假装平静的时候,回到一个真实的夜晚,对着看着你的人们,对着你的脆弱,你的孤独,你的苦难,你的勇敢,对着那微弱的火,讲述下去。
「三明治电台」是由非虚构写作孵化平台三明治推出的一档音频节目,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听到主播依蔓用声音独白的方式,去呈现来自世界各地的每日书作者们在三明治写下的故事;也可以听到来自三明治短故事的四位编辑们对谈她们从文章里获得的认知与启发。这个电台会保持每周五晚8点更新的频率,欢迎关注。
扫码收听
三明治小宇宙邀请码:SWCN
节目制作
主持:胖粒、依蔓、万千、二维酱
剪辑制作:备备
背景音乐
Råklipp — Steve Gibbs
点击小程序
开始报名
短故事学院,教你写出你的故事
下期开班时间:9月16日—9月29日
01
『 全网唯一 』
手把手指导非虚构写作的在线课程
三明治短故事学院的编辑将全程指导你的写作,从你的主题到开头的撰写,爬升与故事高潮的进行,直至最后的结尾,都会一字一句与你沟通提出意见,每一句甚至每个标点都会和你探讨。相信我,编辑的用心程度不会比作者低。你将拥有一个专属石墨写作页面,和编辑进行交流互动。
02
『 课程全面升级 』
写作课程重新改版升级
带你拆解优秀故事文本
7堂直播课,不仅会更有针对性地教授如何确定选题,如何收集素材,如何写好文章的每个部分如开头、高潮、结尾,,更全新引入“文本拆解”的新主题,带你更深入地解密一个好故事是如何被讲述的。
课程内容可循环收听,即使错过直播,之后仍可通过无限次回放,复习课程。
03
『 优秀作品头条发表 』
作者可获得全额学费奖金
在这次的写作课程中,你将去寻找那些留在你脑中的记忆,试图把它们变成文字,进行加工。如果足够好,你的故事将会被发表在三明治的微信公号上,与更多人分享它。
头条发表将返还全部学费,并享受优惠继续参加非虚构短故事学院或每日书(点击了解详情)。三明治编辑会与你讨论选题、指导你独立完成完整的长文章。
被发表的作品还有机会被收入三明治的出版物中或《故事通讯》中,抵达全国近百家书店、咖啡馆、文创空间,和更多的读者见面。
04
『 短故事让你不拖延 』
有故事想写但是一直没有写出来?
在短故事学院里,我们每天都为你制定了写作的计划,而且会督促你的写作进度。不要让你脑海里的好故事因为拖延而消失。到目前为止,短故事学院总共已经帮助 1000 多位学员写完他们的故事。
如果你是非虚构故事爱好者,想要更好学习如何从阅读和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养分;如果你想要掌握入门级非虚构故事写作技法;如果你希望一对一跟随编辑;如果你希望挖掘自己的写作潜力,写出更好文章,想要通过写作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开阔,那就赶快来短故事学院吧。
三明治编辑介绍
胖粒
三明治短故事学院项目负责人,三明治作者及编辑。来自湖北恩施。
主要作品:《张定浩:现在对所谓的年青一代写作者越来越宽容》《Don’t cry,girl》《县城里出去的记者和嘻哈歌手》
依蔓
三明治主理人。做了七年的哲学学生,相信时代洪流之下个体命运的记述包含着大部分重要的人类母题。采访是我和这个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在和不同的人真诚、坦荡的对话和连接中,总是能获得许多能量。我用文字和他们交换故事。
主要作品:《刘子超:中国人如何观察世界,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题材》《杨潇:写字的人一定要靠写作养活自己吗?》《厦门沙坡尾的渔民,在失去他们的船之后》
万千
三明治主编。这三年来,陪伴过数百位作者写下他们的故事。我会对生活里那些无法言说的细节着迷,并希望和作者一同用文字去捕捉故事里意味深长的时刻。当代的个人生活叙事还有很多值得被探索的空间。每个人的生活本身即是一种创作。
主要作品:《江西十八线县城过年记:没有人可以幸免》《一位导演的自述:我们的行业从寒冬进入冰河时代》
二维酱
三明治故事打捞员,每日书项目负责人。相信写作是对抗虚无感的最佳路径。热爱故事,关注新鲜事物,更关注其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人。想要书写与打捞平凡生活中的微光时刻,也希望给予需要反馈的写作者温柔的陪伴。喜欢京阿尼,喜欢一切细腻温情的作品,“我们所过的每个平凡的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
主要作品:《成为科幻迷》《上海最后的动漫商店街》《每天花三四小时通勤:跨城上班族的“双城记”》
点击小程序
即日起可开始报名
三明治英文诗歌工作坊
诗歌、浪漫、爱,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原因
限定一个月·三号邮筒
如果你也想给我们写封信
、把生活变成写作,把写作变成生活三明治是一个鼓励你把生活写下来的平台由于微信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想要在第一时间阅读三明治的故事或者来和三明治一起写下你的故事不要忘记把我们设为“星标”或给文章点个“在看”